临江仙·埋没钱塘歌吹里
魏大中〔明代〕
埋没钱塘歌吹里,当年却是皇都。赵家轻掷与强胡。江山如许大,不用一钱沽。
只有岳王泉下血,至今泛作西湖。可怜故事眼中无。但供侬醉后,囊句付奚奴。
注释
歌吹:歌舞吹奏的意思。吹,读作去声。皇都:京城,指南宋都城临安。
赵家:指赵宋皇室。强胡:指金元兵马。
岳王:
岳飞在宋嘉定四年追封为鄂王,所以称岳王,墓在今浙江杭州栖霞岭。
奚奴:小奴。
创作背景
明代自弘治以后,一连出了两个殆政的皇帝武宗朱厚照和世宗朱厚熜。他们相继统治了六十多年,真是到了民穷财尽的地步。世宗死后,新即位的穆宗朱载坖信任大改革家张居正,革弊施新,使国家出现了繁荣的新气象。张居正在穆宗、神宗两朝先后执政十六年。但张居正死后,贪婪、好色并且吸食鸦片的神宗亲自掌权,他横征暴敛,肆意掠夺,朝政腐败之极,国家又复迅速衰落。特别是东北的努尔哈赤崛起,连败明军,有识之士无不深感国家的危急。词人由空间引发想象,从具体的情景钱塘引发慨叹,这首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蒋学浚编著,词苑春秋,石油工业出版社,2006.04,第406页
2、
朱敦源著,中华古词365首精华今译,东北朝鲜民族教育,1993.10,第315页
赏析
这是一首以宋朝旧事为题抒发爱国情怀的词。词人认为南宋的天下,实际上是葬送在那些整日在一片歌舞升平中享乐的统治者手中。赵家的天下虽然广大,却轻易地让给了胡人。江山如此广大,胡人轻松取得。
词的上片阐发议论, “埋没钱塘歌吹里,当年却是皇都”,起句点出词题中的“钱塘”二字。这里用“歌吹”加以渲染,用“埋没”加以强调,让人自然想起当年钱塘歌吹拂天、风流繁华的盛况。第二句则直接说明钱塘曾是南宋的国都,暗点词题中的“怀古”二字。以下便紧紧围绕“怀古”二字展开。 “赵家轻掷与强胡”,如此繁华的国都,却被南宋统治者轻易地掷给了元, “江山如许大,不用一钱沽”,如此辽阔的江山,是无法
简析
词的上片阐发议论,笔势奇特,叙述宋元时期的亡国情景;词的下片展开丰富新奇的想象,说岳王之血泛作西湖之水,抒发爱国无门的悲愤之情。全篇风格苍凉悲壮,豪放激昂;语言寓庄于谐,借古讽今,以愤激之调,秉笔直书,开怀倾诉,慷慨陈词,议论奇妙深刻,通篇贯注了郁积不平之气,悲愤之情溢于字里行间。
魏大中
魏大中(1575~1625.8.28),字孔时,号廓园,浙江嘉兴府嘉善县(今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)人。家酷贫,读书砥励品行,从师高攀龙。万历四十四年(公元1616年)进士,官行人。 1篇诗文 6条名句
蝶恋花二首
吴承恩〔明代〕
烟波万里扁舟小,静依孤篷,西施声音绕。涤虑洗心名利少,闲攀蓼穗蒹葭草。
数点沙鸥堪乐道,柳岸芦湾,妻子同欢笑。一觉安眠风浪俏,无荣无辱无烦恼。
云林一段松花满,默听莺啼,巧舌如调管。红瘦绿肥春正暖,倏然夏至光阴转。
又值秋来容易换,黄花香,堪供玩。迅速严冬如指拈,逍遥四季无人管。
若石之死
《郁离子》〔明代〕
若石隐于冥山之阴,有虎恒蹲以窥其藩。若石帅其人昼夜警:日出而殷钲,日入而燎辉,宵则振铎以望,植棘树墉,坎山谷以守。卒岁虎不能有获。一日而虎死。若石大喜,以为虎死无毒己者矣。于是弛其机,撤其备,垣坏而不修,藩决而不理。无何,有逐麋来,止其室之隈,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。若石不知其为也,叱之不走,投之以块,人立而爪之毙。君子谓若石知其一而不知其二,宜其及也。
警世
唐寅〔明代〕
万事由天莫苦求,子孙绵远福悠悠。
饮三杯酒休胡乱,得一帆风便可收。
生事事生何日了,害人人害几时休。
冤家宜解不宜结,各自回头看后头。